吴敬琏教授的主要观点是,尽管全国各地都组建了大量的由国家投资、国家管理的风险投资公司,但事实上风险投资市场状况并不如人意,一些风险投资人的投资心态也出现偏差,使得国内风险投资现状不容乐观。 吴敬琏教授认为,我国风险投资基金的市场状况并不理想,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环境不是很好,所以现在真正做风险投资的公司都做的很苦。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不得不把风险资金放到证券市场的短期炒作上,要么去“摇签”,申购新股,要么就是去二级市场炒作。这样,风险资金很难进入真正的创业企业,很难投到科技成果转化上。风险投资的功能难以发挥。 同时,吴敬琏教授批评,现在很多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人对投资回报要求特别急切,把“高额回报”理解得太轻易了。这就在心态上发生了偏差。很多风险投资刚一投入创业企业,就急切地要求退出,以取得高额回报。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体系里,从来没有“只有高回报没有高风险”的投资,风险同回报总是对称的。投资人急功近利的心态,给风险投资基金带来了很大压力,使风险投资基金的管理人处境十分困难。往往就很难将到手的投资资金运作造作好。 他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关法律框架亟待完善。目前,深圳、北京已经用地方法规的形式把法律框架建立起来了。外一些地方如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则采用一种变通的办法来参与风险投资,即先由政府出资搭建一个基金,然后跟别人去合资,成立一个风险投资公司,通过风险投资公司来招募基金管理人或者管理团队,运作情况较好,可能会成为一种适合中国的变通方式,值得交流借鉴。 严隽琪:上海正面临发展风险投资的好时机 吴敬琏教授的观点代表一方意见,但并不是全部。就在这个研讨会的同一个讲台上,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就在自己的主题报告中表述了对发展风险投资的信心,并且告诉所有人,上海正面临发展风险投资的好时机。 严隽琪副市长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上海市政府共拿出12亿元财政资金注入上海科技投资公司、上海创业投资公司等风险投资机构,由此带动社会投资近60亿元,投资项目超过100个。近几年来,上海已逐步建立起由产权交易、企业兼并、上市、资产重组等组成的股权转让机制,为风险投资资金多渠道进入和退出的良性循环创造了条件。而上海自1998年推出鼓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一揽子政策以来,着眼于风险投资的培育与发展,不断强化对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政策性支持,使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形成气候。严隽琪说,上海在发展风险投资时,将坚持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包括海内外资金共同参与。未来20年,上海将努力推进风险投资国际化大平台的建设,以推动上海风险投资人才的国际化为切入点,努力体现风险投资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国际化,探索既适应上海特点又体现国际惯例的风险投资新模式,高起点、国际化地发展上海的风险投资。按照严副市长的讲述,只要政府引导适当,并且提供相应合适的环境,吸引风险投资不失为发展经济的一种有力途径。那么,除了这些,我们的市场还需要什么呢? |